查看原文
其他

在家学习不下去怎么办?

葱饼 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2022-05-30

人们到咖啡馆去,

真的只是为了喝咖啡吗?


恐怕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。除了约会和谈生意,在咖啡店一坐就是一整天的,大部分都是学生和职场人。 


在装潢各具特色、极富情调的小资咖啡馆遍布街头巷尾的今天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咖啡馆所具备的功能,与学校里的图书馆、自习室是类似的。它们都意味着“另一种环境”,在家、在宿舍,都比不上咖啡馆这一“场景转换”所带来的新鲜感刺激强烈,也不能激发创造力和让人专注。


哪怕是人声嘈杂,哪怕还有许多人在身边拍照打卡,环境所起到的作用仍然是巨大的,巨大到仅仅只是换了一个工作或学习的场景,就足以让人效率提升很多倍。

 高考备考时,即使学校放假休息,许多同学仍旧不顾路途遥远跑回教室学习,正是因为相比承担了睡觉、吃饭、休息等等多种功能的舒适的家里,“学校”这一场景,所具备的功能就只有“学习”


学校就是用来学习的。一进入教室,带有余温的板凳、写满板书的黑板、摇晃的吊灯和风扇、画着涂鸦的课桌,一切都和学习相关,一切都在对进入其中的人进行着一种“准备学习”的暗示


只要身处学校和教室,我们就会条件反射的让自己进入“学习”的状态。


而上网课、在家办公要比在教室上课、坐在办公室更考验我们的专注力,也是因为“家”这个平日里被我们更习惯用作放松和休息的环境,突然用来学习和工作,会有一种错乱感。


在家就会堕落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,在家学习不下去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,因为家里的环境根本没有给你建立足够的学习暗示

同样,环境的威力也体现在社会助长效中。

社会长效应,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,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。有他人在场时,人们可能会比独自一个人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。

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助长现象的是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。他通过让被试者骑自行车行驶25公里的实验发现,有人在场或群体性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。


社会助长又称社会促进,其产生的原因有三个:

一是内驱力唤起

对我们活动感兴趣的观众,会对我们起激励、唤醒作用。随着唤起水平的增加,我们的优势反应,即特定情境下最容易做出的那个反应,倾向也随之提高。技术熟练的人在他人在场时,表现会更好;

二是评价顾虑

他人在场对我们的成绩有影响,主要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去关心自己在公众场合下的表现,是一种评价顾虑的效应。这不是他人单独存在的问题,而是我们知道他人正对我们的成绩进行评价,并且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表现,这种我们 “正在被评价”的意识能激起我们更多的努力;

三是分心

他人在场会起到分心的作用,我们可能为了补偿干扰而更加努力,这样实际做的可能会更好。但同时,他人在场也创造了两种基本倾向间的冲突:注意观众和注意任务。这种冲突能增强唤起,这种唤起是否有助于任务的完成,依赖于完成任务的反应是否是优势反应。其他人在场造成的分心对于完成复杂任务来说是有害的,如果既要注意任务又要注意他人的冲突超出了个体的心理能量,就造成了认知超载

 社会助长产生的作用在于,多数人在一起活动时,增强了个人被他人评价的意识,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兴奋水平;与他人一起活动,不仅增加了相互模仿的机会和竞争的动机,也减少了单调的感觉和由于孤独造成的心理疲劳


没有人在身边一起学习工作,没有共同活动纯粹在场的效应,人就很难有上进心去学习。

那么,在家开辟“学习生态圈”,或许是应对无法变换的环境时的有效方法。


在家开辟一个新的学习环境,让它的作用等同于教室和图书馆——环境能够作用于人,给人以暗示,唤起仪式感,从而促进人去做符合环境特性的行为。


在家学习时,可以专门划出一个区域:客厅的某一个角落,或是专门的一个房间,在那里布置好专属于学习的桌椅、书本、学习用具,把其他无关的东西清空,让这个区域专属于学习,这个区域里的所有物品都为学习之用。通过这样苛刻的维护,让你看到这个区域的一草一木时,唯一想起的就只有“学习”这个念头。

“环境场”的概念当中,“场”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,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人们做出特定的行为。


是我们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,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,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。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、越持久,这个空间“场”的力量就越大。


所以,要想在家里学习,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养成一个“学习场”,在特定的地方,做特定的环境装饰、做特定的事,不要让除了学习以外的行为发生在你的“学习场”里。

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,不要因为在家的状态不如在学校里就过度苛责自己。


特殊时期也要给自己呼吸的空间,不要被焦虑和烦躁轻易打倒呀。


-end-


编辑 | 葱饼

排版 | EON

审核 | 水泽木兰

图片 | 포티나、唱歌的咖啡磨

参考资料:

[1] 360百科:社会助长效应

[2] 知乎问答:@柴桑:在家学习不下去怎么办?

[3] 百科专题:社会助长

[4] 组织行为学: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的区别

[5] 陈海贤《了不起的我——自我发展的心理学》

▼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 ▼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